close

小孩一歲半,我們從來沒有「哄睡」過。

月子中心沒有教新手爸媽哄睡,雙寶新生兒住院時護理師也不曾哄睡,再加上,我深知自己沒有辦法在長遠的未來,持續花費許多時間及心力輪番哄睡兩個嬰兒,所以我選擇,從小讓他們學習「自行入睡」。

我很清楚自己的個性與能力,都不適合「親密育兒派」。我隨便想像一下,如果一打二,有辦法同時抱著或揹著兩個嬰兒哄睡嗎?如果可以,能持續多久時間、持續到小孩多大?最重要的是,我的身心能夠承受得了嗎?實在不敢再想。

 

我深信要先把自己照顧好,才能發展出有品質的帶養方式。

 

看到這,或許有些人會想:啊,妳一定是實行那個聽說會讓小孩哭到累、哭到睡著的殘忍的「百歲派」!

 

雖然我對於嬰兒的哭鬧聲大多淡定以對,但不是一個冷酷的媽媽,時常外表鎮定卻也揪著一顆心。因此,我花了許多時間研究育兒書、上網搜尋他人經驗,希望找到最折衷的方法。

 

《愛上當爸媽這件事》裡提到,爸媽的撤退速度(延長回應寶寶的時間)要以寶寶「可以承受的劑量」,一點點拉開距離。而這個分離的過程,也要以爸媽「可以承受的劑量」緩慢進行。

 

一開始,我沒有辦法精準掌握那個「劑量」,所以小孩哭很慘,照顧者也很難受。但是,隨著不間斷的細心觀察與記錄,並且參考了《超級嬰兒通》的實際做法,逐步調整,在他們四個月大的時候,已經可以越來越安穩地「自行入睡」,而我們也終於得以從嬰兒睡覺時的輪番哭鬧聲中解脫。

 

到現在,維持很長的時間了,不論是小睡還是長睡眠,我們會一貫地為他們換尿布、說說話,將他們放進小床,輕輕道聲午安或晚安,接著關燈、關門。很快地,他們就會自己睡著了。

 

在下次進房叫他們起床前,我們可以擁有一整段完整的自由時間。

 

當然,睡覺的過程中可能會醒來,大部分的時候,他們會開始自言自語找樂子,偶爾會哭,但很快又能自我安撫,再度入睡。這就是「自行入睡」的好處,因為對他們來說,在自己的小床睡覺是非常有安全感又自然而然的事情。

 

再舉一個最近期熱騰騰的例子。

 

這一週開始,非常久違的,連續好幾個晚上,8:30關燈睡覺後,Aaron都不願躺下來(監視器所見),一直撐到9:00左右就開始大哭。我們觀察一會兒,便進房安撫他,也告訴他:「現在是睡覺時間了,晚安。」將他重新再放回小床,然後離開。雖然他沒有再哭,很快就睡了,但是連續好幾天的哭鬧,也讓我們不能準時好好休息。

 

我們認為這幾天的例外已經快要養成他的新習慣,所以決定不要拖延,盡速解決。

 

昨天睡前,斌便和他「溝通」了一下,對他說:「你想要等我們再進來一次對嗎?可是爸爸媽媽還有很多事情要做,也要休息。如果睡不著,可以先躺著休息一下,不用再等我們,知道嗎?」見他連聲奶音回「好」,我們再接著說:「因為你早就會自己睡覺了,所以不要哭了唷!」他小聲地「嗯嗯」。

 

協議達成。

 

果然,這一晚的他,如同以往,安靜而迅速地「自行入睡」。

 

在培養習慣的過程中,大大小小的亂流隨時會來,但我相信只要基礎夠穩,還是能夠安然度過每一次風暴。

 

祝福每一個寶寶都一夜好眠。
 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關於前一篇「規律作息」的心得分享,寫得倉促,今日略有補充,詳見此:https://ppt.cc/f96Pcx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如果你身邊也有新手爸媽,歡迎在底下留言tag他們,或幫我分享這篇文章喔!謝謝😉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育兒筆記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我們不只是老師 的頭像
    我們不只是老師

    我們不只是老師

    我們不只是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